從英國飛回亞洲,
卻像大禹一樣過家門而不入
(歷經20個小時的飛行時數後,我開始覺得沒回家不划算)
我勢必該有些好理由。
這次目的第一是去Design Festa見習。
昨天見到負責國際藝術家的Stephen
他本身是加拿大人
專業是攝影
負責戶外LIVE演出的攝影工作和工作人員配調
這次DF的事情都是和他討論的
昨天初次見面 有種國中生見網友的氣氛。
DF的人都很~好!STAFF都帶著一種隨性又不隨便的工作態度。
Design Festa這個活動,我在三年前就去過。
大四期中考偷跑的秋季紅葉之旅。
說到三年,
我和日本有個三年魔咒!
就像秀蓮媽最喜歡一首Glay的歌 "3年後"。
我的人生schedule上,
每三年就注定會去一次日本。
2007是紅葉之旅,2004高三畢業和小巧一起,2001和堂姐國中畢業時。
本來認為
這個魔咒應該會因為我去英國留學而終止
沒想到還是因為實習
三年一度的日本又來了。
加上此次旅程,我的旅行拼圖也順利拼成大和四季了。
回到Design Festa
這是一個集合世界各地藝術家,幾乎沒有任何限制的藝術展。
在這裡
可以看到日常絕對遇不到的畫家、設計師、攝影師、舞蹈家到音樂團體。
儘管全都是一些剛起步的藝術工作者,
在這裡沒有草間彌生奈良美智也沒有Andy Warhol
但在這樣的展覽
能看到與一般仔細琢磨規劃
或瀰漫商業資本氣息的藝術展所沒有的青春自由氛圍。
(英國的小出版社展覽通稱zine也有類似的感覺,
不過zine展覽內容大多是獨立發行的出版作品,
DF則是有現場的藝術表演、畫作展出、作品販賣及業界交流)
此外昨天展覽中,
我突然衍生了另一個構想。
我帶著自己的名片(踏馬的名片這東西 實在太便利了!!小學就該印了!)
一看到我認為有潛力有才氣的藝術家,
就立刻和他們交換名片和想法。
在當下
雖然心中不抱任何持長程計畫
但遠久以後的將來,任何的契機下,我們說不定會對彼此有影響。
(我有說將來可能會在台灣做藝廊或展覽相關)
至少我對我自己看人才氣的眼光
是十分有自信的漥哈哈。
此外必須說,
適時的能力肯定
對藝術工作者一定都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有幫助的!
你想想
要做這些離經叛道(?)又不容易掙錢的事
要抱有多少的信心?
從以前
我就喜歡抱著愛才的心
去認識這些人
如果我的東西和想法能被對方認同,
對我而言就是一種反向鼓勵。
如果有一天還能一起做事,那就是一件最開心的事。
另外此行第二個目
是打論文草稿和資料蒐查。
日本是一個充滿資料系統偏值狂的國家
無論今天做什麼題材研究
一定都能在這裡找到一些與眾不同的啟發。
總之希望是一場收穫之旅。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